发布日期:2025-09-20 22:04 点击次数:159
(来源:福建省工商联)最稳定的线上股票配资
近年来,南平市松溪县工商联联合县司法局聚焦“产业振兴,服务先行”,从协同结对、服务场景、数字化赋能、长效保障四个维度深化“万所联万会”工作机制,精准对接律师专业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,筑牢民营经济发展的“法治纽带”,全面提升民营企业法治意识与风险应对能力,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法治环境。
一、“分层分类+动态匹配”,靶向推进协同结对。一是分层结对建库。主动与商会、企业对接建立定期会商机制,按律所专业领域、商会及中小微企业(个体工商户)法律服务需求构建“专业标签库”。如针对县乡5家商会反映的法律执行难、债权债务纠纷化解难问题,牵头擅长该领域的福建创伟律师事务所与5家商会签约,指派骨干律师结对服务,成功帮助松溪县某竹木有限公司追回拖欠货款、某药业有限公司化解房屋租赁合同纠纷,获企业高度认可。二是动态调整清单。每季度联合收集商会和会员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清单,同步更新律所服务能力档案,及时调整与匹配度低的结对关系。2025年上半年,已开展2次法律需求服务清单摸排,新增9项诉求线索,其中5项已协调解决。
二、“法律服务+产业需求”,场景化延伸服务链条。一是产业专题攻坚。律所与结对商会联合开展“产业法律痛点攻坚”,打造企业“合同审查法律服务包”,覆盖工人招聘、生产采购、销售风险防范全流程,为80余家重点企业提供合同管理、知识产权侵权、公司治理、薪资争议等领域法律专题服务。二是跨界协作破题。创新“律所+商会+N”模式,引入法院、市场监管、税务、人社、金融机构等资源开展“联合服务行动”。针对中小微企业“融资难+法律风险高”问题,联合举办“融资法律对接会”24场,成立南平市首个县级政银合作平台——知识产权融资助企工作站,提供专利、商标质押融资“一站式”服务,截至目前已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11笔,金额达6437万元。
三、“高效响应+长效沉淀”,打造软环境支撑体系。一是搭建需求对接平台。在县司法局设立“12348”助企热线和公共法律服务数字App,构建“万所联万会”线上线下服务端口,推动律师团队的服务方式由“专家坐诊”向“主动出诊”,提供“菜单式”普惠服务与“订单式”精准服务。建立响应机制,接到需求后及时匹配律所推送任务,律所在24小时内响应、3个工作日内反馈方案,专人跟踪进度,解决“需求提交无下文”问题。二是沉淀法律服务资源。汇总律所服务案例、产业法律指引形成“法律服务知识库”,供商会、企业查询参考以降低重复服务成本。如在松溪县遭遇洪灾期间,律师团队联合松源街道商会深入11家受灾企业,提供合同履行、资产投保赔偿等法律建议65条,编制《不可抗力免责法律汇编》500余份,有效助力企业应对灾情。
四、“双向评价+激励引导”,健全长效化保障机制。一是双向考核评价。每半年由县司法局、工商联组织“双向打分”——商会评价律所“服务精准度、响应速度”,律所评价商会“需求对接效率、企业参与度”,评价结果与律所评优、商会服务评级直接挂钩。近三年,累计开展“法治体检”122场次,提供线上线下涉企咨询1700余人次,组织普法宣传130场次、法律讲座25场次(含宪法、劳动法、民法典等内容),实地摸排企业诉求51场次,解决涉企法律诉求17件,提供建议300余条,挽回企业经济损失674.14万元。二是典型案例激励。挖掘联建成效案例并通过主流媒体宣传,树立“做得好有认可、有动力”导向。如福建松廉律师事务所代理福建雷尔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伤纠纷时,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工伤管理疏漏问题,联动商会为10家企业提供安全生产、工伤申报等书面建议;县法律工作者在代理福建本真纺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劳动争议时,召集商会企业开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专题培训,剖析管理误区并提出“事前规范、事中留痕、事后协商”的纠纷化解策略,助力企业提升合规水平。
(来源:南平市工商联、松溪县工商联)最稳定的线上股票配资